胡大一:对心血管医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1-04
  • 来源:本站
  

3.png

胡大一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

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研究创新中心


医学,包括心血管医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,一要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相关多学科融合;二要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,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转移。这就需要在医药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过程中,从体制和机制上改变医疗逐利的扭曲价值体系, 冲破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和改变重治轻防,甚至只治不防、越治越忙的困境。


1993年11月,笔者离开学习工作28年的母校北医,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创业的目的就是组建打造以患者为中心、心内外科协调发展、整合相关诊断技 术的心脏中心。当时我国大多综合医院存在一条腿 长、一条腿短的学科发展“小儿麻痹后遗症”,即心内科介入技术快速发展,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推广普及极慢。只有在心脏中心的新模式下,心内外科深度融合,共同发展,才能满足患者治疗的需求。心脏中心建立常规会诊机制,强调不是内外科各自能在患者身上做什么,而是什么对患者最好,最有利。笔者在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工作近7年中,培养出6名技术过硬的心外科主任,之后他们分别到北大一院、北大人民医院、 北京友谊医院、北京军区总医院、海军总医院、北京同仁医院、上海同济医院、北京东直门医院任心外科主任,有力推动了我国综合医院心外科的发展。


如果将1993年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设定为 “1.0版”,随着医学的发展,目前迫切需求将之升级为 “2.0版”。


1995年,笔者在对自己学医从医30年实践的深刻反思中,悟出“双心医学”。2012年与心血管医学一些 志同道合的战友们再次走上发展我国心肺预防康复的长征路,努力改变心血管医学“火烧中段(救治),两头不管(预防与康复/二级预防)”的被动局面,修复碎片化、断裂的医疗服务链,提出五大处方(药物处方、运动 处方、营养处方、双心医学/睡眠管理处方和健康生活 行为-戒烟限酒处方),走出单纯生物医学模式,推动体 医融合,心血管与精神心理融合和从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移。


近9年来,在我国心肺预防康复快速发展过程中, 笔者抓住机遇,提出了我国心脏中心建设的2.0版,即 包括心内科、心外科、心肺预防康复科、双心医学会诊 中心、心血管与代谢内分泌会诊中心和心血管影像学 会诊中心。这是以患者为中心,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全新模式,即围 绕便捷患者防治结合的多学科诊疗(multidisciplinary team,MDT)的落地模式。


尽管心脏中心2.0升级版的发展和推广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,包括价值观与利益冲突,迫切需要的政策 支撑环境,尤其医保政策、激励政策、教育改革和新型 复合型人才培养……,但代表广大患者利益,代表人民健康需求的事业一定会成功的。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,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。 

4.jpg

Copyright @copy; 2020 湖南名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,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湘ICP备20002087号-2   技术支持: 湖南名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